制作50余個虛假獎項 騙取千余名老年文藝愛好者400余萬元
近日,旬陽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詐騙案,黨組書記、院長單福東擔任審判長,旬陽檢察院黨組書記、檢察長張曉坤作為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,該案通過中國庭審公開網同步直播。
該案中,被告人以獲得各種獎項為名,以需要個人出資才能拿到證書、獎章、獎杯為誘餌,騙取老年文學藝術愛好者錢財,被騙老年人多達1407人,遍及全國各地,涉案金額高達400余萬元。
公訴機關指控: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,被告人戴某師組織戴某站、胡某林、戴某軍、戴某亮等人,在北京市通州區租賃場地,在朝陽區租賃郵政信箱,以有文學藝術愛好、年齡偏大的老年人為作案目標,虛構聯合國金磚文化宣傳辦、聯合國和平藝術獎評委會等名義命名的組織,從網上購買假印章或者制作假電子印章等方式,先后制作了奧斯卡全球藝術金像獎、聯合國金磚文化功勛獎、國家詩詞書畫最高藝術獎等50余個虛假獎項,以被害人相關作品被推薦評定獲獎的名義,向被害人郵寄宣傳冊,誘騙被害人匯款定制各類獎章、證書。收到匯款后,被告人通過網絡定制獎杯、獎章、證書,將被害人郵寄的作品與其他作品混在一起編撰成書或者單獨成書,與獎杯、獎章、證書一并郵寄給被害人。被告人楊某大學畢業后,通過BOSS網被招聘至該犯罪團伙虛假注冊的北京博瑞百通商貿公司,負責制作各類獎項宣傳冊,并對被害人提供的作品資料信息進行排版設計。至案發,被告人戴某師獲得贓款100余萬元,戴某站獲得贓款15萬元,胡某林獲得贓款13余萬元,戴某軍獲得贓款6萬元,楊某獲得贓款1.9萬余元。
庭審中,合議庭準確把握庭審節奏和爭議焦點,主持控辯雙方就指控被告人詐騙的犯罪事實、證據及法律適用等問題充分發表意見,保障了控辯雙方的訴訟權利。由于案情復雜,該案將擇期宣判。
記者 寧軍 通訊員 肖愛平
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(www.gushidq.cn),轉載請保留本鏈接,敬謝!